在兩大形勢導向下,以中國為中心的LED產業鏈發生革命性變化。2017年,國內外大廠在中國投資力度有所加強,為上中下游企業帶來新的機遇。然而,不得不提的是,在供應力、成本等多方面考量下,不少國內大廠在供應鏈端與上中下游企業形成“業務捆綁”模式;或者自身通過資本力量向供應鏈端延伸,實現自給自足。此種局面下,大廠對供應鏈的需求又將發生哪些新變化? 2017-11-23 00:00:00
雖然,電商已經成為諸如飛利浦照明、歐司朗、歐普、雷士、佛山照明等國內外大小企業必爭之地,但品牌和產品依然是王道。
據統計,2017年各地監管部門對LED照明產品抽檢結果后發現,整體情況似乎并不樂觀,頻繁有企業被點名產品質量問題,而在出口方面,國產LED燈也因質量問題而被召回。LED燈為何頻頻上黑榜?主要問題出在哪里?
影響全球LED燈泡價格是多方面的因素,產業鏈上中游元器件的價格及產銷狀況、全球市場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價格情況、國內外各大廠商的布局動作等,都與LED燈泡價格都十分密切。
2017年是LED顯示屏行業的渠道之年,大型LED顯示屏企業紛紛暴走渠道之路,在不斷完善國內市場的前提下,增收海外業務,進行海外細分市場定位和品牌樹立,這是大型LED顯示屏企業盈利的重要原因。
目前,用戶對LED燈具品質及功能要求會越來越高,低價、低質產品難以形成獨有客戶,更不用說獲得持續可觀的盈利,LED燈具行業的整合速度正在加快。
當前的中國的LED顯示屏產業早已經走過了蓬勃發展的春天,雖然目前也涉過的**低谷,但仍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,業內企業紛紛向“智造”轉型。
9月份企業LED照明出口業務營收指數較上月增長13個百分點,在近一萬家出口生產企業中,有七成企業出口規模較上月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。
數據統計顯示,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LED球泡燈出口總額約23.8億美元,占整體出口額的14.5%,位列出口燈類**,出口數量約21.9億只。
據調查,全球已安裝照明產品存量,LED照明產品對傳統照明的替換快速增長,2017年滲透率為22%,預估2022年將達63%,2017~2022年LED照明產品存量CAGR(復合年增長率)達26%。
隨著照明節能技術的不斷發展,傳統照明市場的主角正由白熾燈轉換為LED,預計到2020年,全球LED燈具產量將超過70億盞。
隨著萬物感知、智能互聯時代的到來,智能路燈互聯的需求越來越旺盛。來自相關研究結構的一項數據顯示,到2025年,智能路燈改造的市場空間將達到91億美金。
隨著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加快、技術進步的推動和市場需求的拉動,全球半導體照明產業進入新一輪的高速增長期,發展呈現新格局新趨勢。
歷史告訴我們,只會有少部分企業,能夠同時在商業和社會價值上都能做得很好,所以偉大從來都只屬于少部分企業,但即使是“少部分”,我們也希望有LED企業的參與,哪怕一個也好。
照明一直是剛性需求,直到愛迪生發明電燈之后才形成一個產業。電燈產品從**初的鎢絲白熾燈發展到節能熒光燈,再到現在的LED燈,照明產業也從零發展成為一個千億美元級別的大市場。